一、破阵子春景古诗朗读?
破阵子·春景
晏殊〔宋代〕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去之后又迎来了清明。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树枝掩映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白昼越来越长,随处可见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疑惑着她是不是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获得胜利了啊!双颊不由的浮现出了笑意。
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二、破阵子李煜古诗解析?
《破阵子·破阵子怀杨花词兼串珠罗袂》是南唐末年李煜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以花开花落、人生离别作为意象,展现了流亡时期的无奈和伤感情绪。以下是对这首词的一些解析:
首先,词的标题《破阵子》暗示了词人所处的窘困和无奈,将自己比喻为被困于敌阵,并强调自己在战场上“被当作黄雀坐于垛上”。这个隐喻突显了词人流亡时期的无力和困顿。
词的开头描述了一名女子的身份和容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词人以垂柳比喻女子的飘逸和美丽,抒发了对女子的神往和思念之情。
然后词人转向自己的感慨,设身处地地描写了离故乡的伤感情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里运用“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离别时的刻骨铭心与痛苦。
诗的后半部分,词人通过对人事物的描绘,表达了无奈与忧伤。“乱点鸳鸯浴泥污,夜深忽梦少年事。”词人提及“乱点鸳鸯浴泥污”,形容了事物混乱而温馨美好的回忆变得破碎和污浊。“夜深忽梦少年事”则显露出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
最后,词以描写春风中花瓣破碎的景象来比喻自己的心情:“独上兰舟,月明中照影,碧空如洗。”这种抒情的描写增加了词的情感色彩,同时也透露出无边苦痛和孤独感。
综上所述,李煜的《破阵子》词通过描绘离故乡的苦痛与失落,借助花开花落的意象,渲染了流亡时期的无奈和伤感情绪,表达了词人对家园与往日幸福的思念之情。词语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身世的感慨和对生活的反思。
三、破阵子春去秋古诗?
大概是:
破阵子·春景
宋代 ·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破阵子·春景》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词作,此词通过描写古代少女们在暮春天气里的生活场景,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四、画古诗朗读?
朗读:
画
唐 ·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全译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五、寒菊古诗朗读?
寒菊
郑思肖〔宋代〕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注释
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
疏篱:稀疏的篱笆。
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何曾:哪曾、不曾。
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六、风古诗朗读?
朗读:
风
唐 ·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全译
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七、灵隐寺古诗朗读?
灵隐寺
宋之问
jiù lǐng yù tiáo yáo , lóng gōng suǒ jì liáo 。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lóu guān cāng hǎi rì , mén duì zhè jiāng cháo 。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guì zǐ yuè zhōng luò , tiān xiāng yún wài piāo 。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mén luó dēng tǎ yuǎn , kū mù qǔ quán yáo 。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shuāng bó huā gèng fā , bīng qīng yè wèi diāo 。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sù líng shàng xiá yì , sōu duì dí fán xiāo 。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dài rù tiān tái lù , kàn yú dù shí qiáo 。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翻译:
飞来峰高耸而草木葱茏,佛殿肃穆而且寂寞寥落。
层楼上可远眺壮美日出,寺门正对着钱塘江大潮。
中秋常有桂花飘落寺里,佛香能向上飘到九重天。
攀援藤萝登上远处古塔,挖空树木到远处取泉水。
霜冻下山花开得更旺盛,叶子没有因为寒冷凋落。
早年爱好远处奇异美景,用来洗涤尘世中的烦恼。
等到我走入天台山的路,看我过其中的梄溪石桥。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秋天登灵隐寺所见的幽美、清秀的景色,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寻胜、猎奇的人生志趣。
八、苔古诗朗读?
《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歌颂了苔藓虽生活在阴暗潮湿之处,却有自己的生活本能和生命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全诗把苔藓人格化,把诗人的感受、情绪融入到形象的塑造中,理趣横生,意蕴明彻而深邃,简约疏朗中具有浓重的哲理意味。
作品原文
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九、元旦古诗朗读?
1、北宋王安石《元日》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唐朝孟浩然《田家元日》
原文: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译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
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3、唐代李世民《元日(节选)》
原文: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译文:
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春色,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红色的宫墙内飞舞着彩色的饰旗,翠玉珠帘映曜着宫女们的玉佩。
我效仿古代的明君们,恭谨而节制地治理着国家,终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现在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长廊里回荡着丝竹乐声。
十、塞下曲古诗朗读?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