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排除杂念
在临考试前,考生一般练习时都是一个人,很少有很多观众在台下听你朗诵。但是真正到了考场上就不一样了。一组入场的学生20人左右,一个一个站在台中间,紧张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考生越要做到沉着冷静,有自信,排除一切杂念。把自己的表现如何,朗诵的文章万一考官不喜欢听怎么办、自己会不会通过一关、考官会不会喜欢我等等担心都抛开。想象自己就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只要你专心投入到你的朗诵中,态度真诚,准备充分,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2. 切品“课文调”朗诵
所谓的“课文调”,指的是对朗诵的作品缺少真情实感而故意去找朗诵的腔调。如故意去拖腔、甩调、拉长音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要杜绝的。在考场上,考生从开始朗诵的那一刻起,不需要朗诵完全文,考官就可以很快地了解到你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到底有没有认真地分析过你要朗诵的作品,有没有认真了解过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时代背景,有没有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如果前期工作没有做好,那么你的朗诵必然是不走心的,也就是没有感情的朗诵。
3. 形体动作需与朗诵的作品有机结合
在朗诵考试中,没有规定考生只能机械地站着不动朗诵。有些作品是可以通过适当的形休动作辅助朗涌的。但是现在的考试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考生乱加一些手势和动作,这样不但不会给朗诵加分,还会令考官感到多余,眼花缭乱。朗诵中的形体动作是需要的,但是它们只是对你的朗诵起到辅助或强调的作用,不能让形体动作喧宾夺主,也不能进行图解式的形体动作表演。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把形体动作与朗诵作品有机地结合呢?这非离不开规定情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