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舒婷,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当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你们认识她是从哪首诗开始的呢?可能是那首脍炙人口的《致橡树》,又或者是那首荡气回肠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今天,我站在这里,想要为大家朗读的是另一首诗,这首诗,告诉我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甚至灾难,如何学会承受,如何奋起。如果你听过北岛的《一切》,被他的悲切所感染,那么,你更有必要听一听这首,让我们一起,在荒原上耸立起一座希望的高峰,让四周的原野和群山都聚拢而来。
以下——舒婷——《这也是一切》:
……
《这也是一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怎样理解“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呢?
采用反讽的修辞方法,这是对北岛的批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从诗歌技巧、诗歌方法、诗和读者的关系上提出问题的。就是批评北岛诗(也不仅是北岛)的晦涩,难懂。这涉及现代诗兴起后的美学问题。这种批评有长远的历史。国外的象征派等诗歌流派出现之后,对它的批评重要一项就是说它晦涩难懂。在中国也一样,李金发、戴望舒的诗,卞之琳的诗,直到“朦胧诗”,都在这一点上受到批评。对北岛诗的另一方面的批评,是说他的诗感情颓废,不健康,绝望,悲观主义,虚无主义。“悲观”在现在也许还是不好,但已经不是那么严重的事情。在五六十年代和文革那个时期,悲观可是严重的问题;不管是对自己的生活,还是对社会历史,都绝对的要不得。文革后一个时期,“悲观”仍是一个政治伦理性质的问题。记得当时有一篇文章批评北岛的诗表现了一种心如死灰的情绪,发出了绝望的嚎叫。 无论悲恸多过欣喜,无论困难多过机遇,无论瞬间多过永恒,给我们的都是难忘,悲恸割舍不下,欣喜割舍不下,困难和机遇同样有人割舍不下……但这不是一切,我们还得继续前行,继续生活。如舒亭诗中那句话: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