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姓氏溯源?
发布时间:2025-04-08来源:演讲朗诵

1. 中原姓氏南迁入闽

  从古籍上看,福建姓氏起源最早的是关于彭祖的传说。清代董天工在《武夷山志》中记载这个传说,说明至少在周朝,由于北方民族南下福建,福建姓氏由此而生。

  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浙江地区的越族逐渐强盛,建立越国,越人进入福建境内,设冶灶制兵器,有姓名的有欧冶子,为有史可证的最早姓氏。后越国被楚国灭亡,部分越人在越王族率领下来到福建,同闽族融合而成闽越族,其首领驺无诸建立闽越国,在秦汉之际活跃于中国政坛。闽越国史料稀少,只记有驺姓和刘姓、吴姓等。然而传说却有秦时将乐女子李寄斩蛇的故事,汉初何氏兄弟九人隐居升仙的遗迹,说明秦汉之际,中原人民南下,中原姓氏已逐步在福建产生发展。后来汉武帝灭闽越国,徙其民江淮间,闽越人口顿减。

  东汉末年,北方战乱,人民迁居入闽,丰富了福建姓氏。如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孙策进攻会稽太守王朗,王朗败走,乘船至候官,与候官长商升会合。孙策遣贺齐讨伐商升,商升乞降,其部将张雅、詹强不降,杀商升以拒贺齐。贺齐打败张雅、詹强,平定候官。此后,历史上记载大规模姓氏入闽的有:晋永嘉年间(307~312年)中原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主要聚居在闽北建溪、富屯溪、闽江下游以及晋江沿岸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的地方。随着八姓入闽的还有非贵族的杨、钟、梁、翁、温、卓等姓。此外,蓝、雷等姓的少数民族也在隋末唐初进入闽西南地区。

  唐总章二年(669年),闽广交界地区发生“蛮獠啸乱”,高宗以陈政为朝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率领府兵3600人,战将123人入闽,驻扎绥安县(今漳浦县)。陈政在福建进军不利,唐高宗命陈政之兄陈敏、陈敷率军增援,随军的有陈政母亲魏氏及子陈元光。其部众均为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随陈政、陈元光入闽的将士共8000多人,其姓氏有:陈、许、卢、戴、李、顾、马、张、沈、黄、林、郑、魏、朱、刘、徐、廖、汤、涂、吴、周、柳、陆、苏、欧阳、司马、杨、詹、曾、萧、胡、赵、蔡、叶、颜、柯、潘、钱、余、姚、韩、王、方、孙、何、在、唐、邹、邱、冯、江、石、郭、曹、高、卜、尤、尹、韦、甘、宁、弘、名、阴、麦、邵、金、种、耿、谢、上官、司空、令狐、薛、蒋等80多姓。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