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在家中偶然听到对面楼上有人在弹奏古筝,悠扬婉转,如轻风,如月光,如潮水,叩击着心灵,那声音若有若无,宛若天籁。我猜想,弹琴的人一定是个隐居于喧闹而繁华都市中的高人,以琴声给自己的心灵的天地,超然物外,恬然宁静。感怀于此,我忽然有一种将当时感动记录下来的冲动――效果会怎样? 说到感动,忽然想到苏轼。苏轼作为天纵大才,一生穷达多变,几次升迁又几遭贬谪,最终锻就了其超脱、泰然的性格。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叹 “大江东去”,在风雨飘摇中吟 “一蓑烟雨任平生”,泛舟江上唱“江海寄余生”。其实,苏轼本不是这样,他曾经也有过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几番宦海沉浮,历经种种磨难,有感于生活与自然,终于使自己的身心变得成熟,拥有了他那种东坡式的泰然自若,这是一种不需炫耀的美感,并不陡峭的高度。 …………(乌台诗案,黄州泛舟)从这两件事看出,苏轼的文学感动了自己,更感动了上至皇帝,下至黎明百姓的芸芸众生。就如他笔下的的那轮明月,给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人以心灵的净化与感动,那片清晖,从“千里共婵娟”到“千年共婵娟”,跨越时间的界限,照耀千年。长久以来,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或多或少有苏轼的影子,每当夜深人静时,便会睹物思怀,唏嘘不已。 苏轼的文学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我想在于其中的感动。文字就应该是心灵最率真自然的流露。老师把这叫做“灵感”或者“感受”,我把这叫做“捕捉”。生活中我们并不缺乏感受,而是缺乏对这种感受的敏锐与捕捉,从而把它记下来,凝于笔端,得到升华。 比如陶渊明。事实上,陶渊明的的田园生活也就是一种普通农民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但在陶渊明的眼中,辛勤耕作的生活居然具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于是,便有了《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千古绝唱。中国农民有千千万,而陶渊明只有一个。仅仅是因为陶渊明有一颗多情善感的心灵和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只有他捕捉到了这种感受,记录下来,升华成了文字。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文如其心,因为艺术与心灵是相通的,诗人们把自己的感动寄托于文字,而我们从这些文字中感受那种心灵的震撼与感动,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感是内心深处的感受,动是则是因触动而产生的表达意愿。这种因感动而形成的文学便以一种玄妙的方式深藏于人们的心中。我相信这点在人类身上是相通的。一篇好的文章,便是有感而发,触景生情的独特体会与自然表达,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打却别人。“苏轼们”在文学上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有生活,有感受,善捕捉,善表达。其实我们也一样,一篇文章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打动自己。这样,作者与读者便以心灵为纽带,以感动为方式,以文字为渠道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所以说,作文应该怎么写,其实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那份感动,那份内心深处莫明的契和,才是文字乃至文学的真谛,也应该是学子们毕生所追求的。文学源于感动,感动成就文学。所以,我今天的演讲题目就是―― “文学之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