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太阳系的演讲稿
发布时间:2022-03-06来源:演讲朗诵

从前有个宇宙,宇宙有个太阳系,太阳系有“哥儿十个”行星……哎,不对了,太阳系有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九大行星啊。没错,可我说的是“从前”,从前的太阳系里还有一颗“玛雅星”。 话说这玛雅星处于木星与火星之间,由于在太阳系里位置适中,所以这个星球上是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玛雅星上的玛雅人个个都聪明的像爱因斯坦似的,人人都过着公主与王子般的幸福生活。要说“天有不测风云”,真是宇宙的总规律。就在6500万年前,也不知打哪来了一颗大约有50万亿亿吨重的“流浪”星,稀里糊涂地闯入了太阳系,撞跑了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撞歪了土星、木星之后,轨道航向偏来偏去,结果,歪打正着,毫无误差地正对着玛雅星就冲过去了。玛雅人大祸临头,肯定采取了各种自救措施,包括把全球的核武器划拉一块儿,绑成一捆,扔到这颗流浪星上定向爆破,试图让它稍微改变一下航向,好与玛雅星擦肩而过。无奈这颗闯入的星球个头太大,惯冲力又太强,玛雅人的所有努力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只剩下一招:跑吧,于是,能跑的都上了飞船,就近到火星、地球上星际移民去了。几个月后,在跑不了的亿万玛雅人惊恐的注视下,两星终于发生了灾难性的相撞,并且双双粉身碎骨,分解成了至今仍在木星与火星之间飘游的小行星带。这次相撞,受害最重的当然是离得最近的火星。无数小碎片在火星上形成了炙热的流星雨,全球温度升高,首先融化了火星上的冰川,形成了无数条汪洋恣肆的河流,但接踵而至的持续不断的高温冲击,又很快将火星上浩淼的大水全部蒸发殆尽。这便是近些年火星探测器上看到的突然中断的大小河床故道。不用说,逃到火星上的玛雅人也随之烟飞灰灭了。地球离的远一些,但仍有一块直径12公里,重达14万亿吨的碎块不客气地砸在地球表面。结果,地球好像一下子受到了数以百计的氢弹袭击,遭到了严重的创伤。被抛起的尘埃遮星蔽日,在地球上形成了厚厚的云层,地面变暗、变冷,四分之三的生物很快枯萎。已经称霸地球一亿五千万年的恐龙也就这样地遭受了灭顶之灾,短时间内就销声匿迹了。不过,总还算是给地球留了一条生路,逃到地球上的玛雅人待烟尘散去,从躲避处探出头来,发现地球这破地方虽然远不如家乡,但好歹也能对付活着,那就在这安家吧。于是,地球上有了玛雅人。但是“玛雅”人的名称应该是后来追认的,人家当初肯定有自己好听的名字。我估摸着很可能是当时玛雅星上盛行“小沈阳”的演出,都知道“哎呀妈呀”这句口头语。你想,生活所在的星球都被撞碎了,还不“哎呀妈呀”吗?于是,“哎呀妈呀”――“妈呀”――“玛雅”,“玛雅”这个词儿就是这么叫出来了。唉,瞧我这智商,我这分析判断的能力,没去干考古,真白瞎我这个人儿了。

太阳系专题――综述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在庞大的太阳系家族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九大行星以及数以万计的小行星所占比例微忽其微。它们沿着自己的轨道万古不息地绕太阳运转着,同时,太阳又慷慨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太阳系中的每一个成员,促使他们不停地发展和演变。 在这个家族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它们当中,肉眼能看到的只有五颗,对这五颗星,各国命名不同,我国古代有五行学说,因此便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来分别把它们命名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这并不是因为水星上有水,木星上有树木才这样称呼的。而欧洲呢,则是用罗马神话人物的名字来称呼它们。近代发现的三颗远日行星,西方按照以神话人物名字命名的传统,以天空之神、海洋之神和冥土之神的名称来称呼它们,在中文里便相应译为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九大行星与太阳按体积由大到小排序为太阳、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它们按质量、大小、化学组成以及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等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它们在公转时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征。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着数十万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行星,天文学把这个区域称为小行星带。除此以外,太阳系还包括许许多多的彗星和无以计数的天外来客――流星。 太阳系专题――太阳【万物之源】 清晨,当太阳从漫天红霞中喷薄而出,把万丈金光洒向大地,一种蓬勃向上的激情,就会油然而生。看到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人们不能不热爱和赞美赐予我们生命和力量的万物主宰――太阳。 中华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而在绚丽多彩的希腊神话中,太阳神被称为“阿波罗”。他右手握着七弦琴,左手托着象征太阳的金球,让光明普照大地,把温暖送到人间,是万民景仰的神灵。在天文学中,太阳的符号“⊙”和我们的象形字“日”十分相似,它象征着宇宙之卵。 太阳的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半径约为70万公里,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多。虽然如此,她在宇宙中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恒星。 太阳的内部,从里向外,由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三个层次组成。 太阳系专题――月球【广寒宫】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洒满大地,让人产生无数情思遐想。文人墨客更是对月亮倍加青睐,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还有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可称得上是脍炙人口的咏月佳句。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关于月亮的故事数不胜数。古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叫阿尔特弥斯,同时她也是狩猎女神。月球的天文符号好象弯弯的娥眉,同时象征着阿尔特弥斯的神弓。 皓月当空,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 最深的环形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公里。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太阳系专题――水星【众神信使】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中国古代称水星是辰星。西方人叫它墨丘利,墨丘利是罗马神话中专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而水星也不愧为信使的称号:它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水星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48公里,公转周期约为88天。 由于水星距离太阳太近了,个头又小,人们平时很难看到它。水星的表面和月球表面极为相似。其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水星的大气极为稀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表面温度可达427度以上, 黑夜最低温度可降到零下173度左右。 水星的半径为2440公里,是地球半径的38.3%。水星的体积是地球的5.62%,质量是地球的0.05倍。水星外貌如月,内部却像地球,也分为壳、幔、核三层。天文学家推测水星的外壳是由硅酸盐构成的,其中心有个比月球还大的铁质内核。 水星的自转周期为58.646日,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由于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很接近,所以水星上的一昼夜比水星自转一周的时间要长得多。 它的一昼夜为我们的176天,白天和黑夜各88天。 水星没有卫星,因此水星的夜晚是寂寞的,那里没有“月亮”,除了太阳以外,天空中最亮的星是金星。 太阳系专题――火星【红色战神】 火星是九大行星之一,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颗。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它缓慢地穿行于众星之间,在地球上看,它时而顺行时而逆行,而且亮度也常有变化,最暗时视星等为+1.5,最亮时比天狼星还亮得多,达到-2.9。由于火星荧荧如火,亮度经常变化,位置也不固定,所以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而在古罗马神话中,则把火星比喻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玛尔斯”。在希腊神话中,火星同样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氧化物。夸张一点说,火星就像一个生满了锈的世界。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较远,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地球低30多摄氏度,昼夜温差可达上百摄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温度可达20℃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气。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约占95%,还有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径为3395公里,是地球的一半, 体积不到地球的1/6,质量仅是地球的1/10。 火星的内部和地球一样,也有核、幔、壳的结构。 火星的自转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37分22.6秒。火星上的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火星公转一周约为687天,火星的一年约等于地球的两年。 火星有两个卫星。靠近火星的一个叫火卫一,较远的一个叫火卫二。由于火星在希腊神话中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所以天文学家以阿瑞斯的两个儿子――福波斯和德瑞斯命名它的两颗卫星。太阳系专题――木星【九星之王】 木星是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可称得上是“九星之王”了。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第五颗。在天文学上,把木星这类巨大的行星称为“巨行星”。木星还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之一,其亮度仅次于金星,比最亮的恒星天狼星还亮。 在我国古代,木星曾被人们用来定岁纪年,由此而被称做“岁星”。西方天文学家称木星为“朱庇特”,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无所不能的宙斯。 木星是一个扁球体,它的赤道直径约为142800公里,是地球的11.2倍;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而它的质量是太阳系所有行星、卫星、小行星和流星体质量总和的一倍半,也就是地球质量的318倍。 如果把地球和木星放在一起,就如同芝麻与西瓜之比一样悬殊。但木星的密度很低,平均密度仅为1.33克/立方厘米。 木星大气的成分和太阳差不多,中心温度达30000摄氏度,上层大气的温度却在零下140摄氏度左右。木星上还有很强的磁场,表面的磁场强度大约是地球磁场的10倍。木星的内部结构也与众不同,它没有固体外壳,在浓密的大气之下是液态氢组成的海洋。木星的内部是由铁和硅组成的固体核,称为木星核,温度高达30000摄氏度。 木星自转速度非常快, 赤道部分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它的自转轴几乎与轨道面相垂直。由于自转很快,星体的扁率相当大,借助望远镜,就能看出木星呈扁圆状。木星在一个椭圆轨道上以每秒13公里的速度围绕着太阳公转, 轨道的半长径约为5.2天文单位。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需11.86年, 所以木星的一年大约相当于地球的12年。 木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较多的一颗行星。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发现木星有16颗卫星,它们与木星组成了一个家族:木星系。太阳系专题――地球【我们的家园】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她来自哪里? 早在170万年前,人类就对自己的家园――地球,产生了各种美丽的遐想,编织成许多绚丽多彩的传说。中国古代就有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古希腊神话讲开天辟地时,传说宇宙是从混沌之中诞生的,最先出现的神是大地之神――该亚。天空、陆地、海洋都是由她而生,因此人们尊称她为“地母”。 地球已经是一个46亿岁的老寿星了,她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约在30―40亿年前,地球已经开始出现最原始的单细胞生命,后来逐渐进化,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14公里,比极半径长21公里。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层,这就是地球大气层。 地球就像一只陀螺,沿着自转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着。她的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约等于24小时。 同时,地球还围绕太阳公转,她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轨道的半长径达到149,597,870公里。 公转一周要365.25天,为一年。太阳系专题――金星【带着面纱的近邻】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辉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是一颗,即金星。金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金星,在中国民间称它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古代神话中,“太白金星”是一位天神。古希腊人称金星为“阿佛洛狄忒”,是代表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把这位女神称为“维纳斯”,于是金星也被称为维纳斯了。 除太阳和月亮之外,金星是全天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为-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还要亮14倍。金星没有卫星,因此金星上的夜空没有“月亮”,最亮的“星星”是地球。由于离太阳比较近,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太阳的大小比地球上看到的大1.5倍。 有人称金星是地球的孪生姐妹,确实,从结构上看,金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金星的半径约为6073公里,只比地球半径小300公里,体积是地球的0.88倍,质量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于地球。但两者的环境却有天壤之别:金星的表面温度很高,不存在液态水,加上极高的大气压力和严重缺氧等残酷的自然条件,金星不可能有任何生命存在。因此,金星和地球只是一对“貌合神离”的姐妹。 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最多,占97%以上。同时还有一层厚达20到30公里的由浓流酸组成的浓云。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65至485度,大气压约为地球的90倍。 金星的自转很特别,自转方向与其它行星相反,是自西向东。因此,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它自转一周要243天,但金星上的一昼夜特别长, 相当于地球上的117天, 这就是说金星上的“一年”只有“两天”,一年中只能看到两次“日出”。金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很接近正圆的椭圆形,其公转速度约为每秒35公里,公转周期约为224.70天。 文章附图:太阳系专题――土星【最美丽的行星】 土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六颗;按体积和质量都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木星。它和木星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也是一颗“巨行星”。从望远镜里看去,土星好象是一顶漂亮的遮阳帽飘行在茫茫宇宙中。它那淡黄色的、橘子形状的星体四周飘拂着绚烂多姿的彩云,腰部缠绕着光彩夺目的光环,可算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了。 古时候,我们称土星为“镇星”或“填星”,而西方则称之为克洛诺斯。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把这颗星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农业联系在一起。 土星是扁球形的,它的赤道直径有12万公里,是地球的9.5倍, 两极半径与赤道半径之比为0.912,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相差的部分几乎等于地球半径。土星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体积是地球的730倍。虽然体积庞大,但密度却很小,每立方厘米只有0.7克。 土星内部也与木星相似,有一个岩石构成的核心。核的外面是5000公里厚的冰层和8000公里的金属氢组成的壳层,最外面被色彩斑斓的云带包围着。土星的大气运动比较平静,表面温度很低,约为零下140摄氏度。 土星以平均每秒9.64公里的速度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其轨道半径约为14亿公里,公转速度较慢,绕太阳一周需29.5年,可是它的自转很快,赤道上的自转周期是10小时14分钟。 土星的美丽光环是由无数个小块物体组成的,它们在土星赤道面上绕土星旋转。土星还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最多的一颗行星,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卫星紧紧围绕着它旋转,就象一个小家族。到目前为止,总共发现了23颗。土星卫星的形态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使天文学家们对它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最著名的“土卫六”上有大气,是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卫星中,唯一有大气存在的天体。太阳系专题――天王星【躺在轨道上运行】 天王星是一颗远日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七颗。在西方,天王星被称为“乌剌诺斯”,他是第一位统治整个宇宙的天神。他与地母该亚结合,生下了后来的天神,是他费尽心机将混沌的宇宙规划得和谐有序。在中文中,人们就将这个星名译做“天王星”。 天王星是一个蓝绿色的圆球,它的表面具有发白的蓝绿色光彩和与赤道不平行的条纹,这大概是由于自转速度很快而导致的大气流动。 天王星的赤道半径约为25900公里,体积是地球的6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14.63倍。 天王星的密度较小,平均密度每立方厘米1.24克。天王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氦和甲烷。 天王星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轨道半径长为29亿公里,它以平均每秒6.81公里的速度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要84年,自转周期则短得多,仅为15.5小时。在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基本上都遵循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接近垂直的运动,只有天王星例外,它的自转轴几乎与公转轨道面平行,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达97度55分,也就是说它差不多是“躺”着绕太阳运动的。于是有些人把天王星称做“一个颠倒的行星世界”。 天王星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也十分奇特和复杂,太阳轮流照射着北极、赤道、南极、赤道。因此,天王星上大部分地区的每一昼和每一夜,都要持续42年才能变换一次。太阳照到哪一极,哪一极就是夏季,太阳总不下落,没有黑夜;而背对着太阳的那一极,正处在漫长黑夜所笼罩的寒冷冬季之中。 只有在天王星赤道附近的南北纬8度之间,才有因为自转周期而引起的昼夜变化。 天王星和土星一样,也有美丽的光环,而且也是一个复杂的环系。它的光环由20条细环组成,每条环颜色各异,色彩斑斓,美丽异常。二十世纪70年代的这一发现,打破了土星是太阳系唯一具有光环的行星这一传统认识。天王星有15颗卫星,几乎都在接近天王星的赤道面上,绕天王星转动。 太阳系专题――海王星【神秘的淡蓝色】 海王星是远日行星之一,按照同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为第八颗行星。它的亮度仅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远镜里才能看到它。由于它那荧荧的淡蓝色光,西方人用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的名字来称呼它。在中文里,把它译为海王星。 海王星的赤道半径为24750公里, 是地球赤道半径的3.88倍,海王星呈扁球形,它的体积是地球体积的57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7.22倍, 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66克。海王星在太阳系中,仅比木星和土星小,是太阳系的第三大行星。 现在认为,海王星内部有一个质量和地球差不多的核,核是由岩石构成的,温度约为2000到3000摄氏度,核外面是质量较大的冰包层,再外面是浓密的大气层,大气中主要含有氢,还有甲烷和氨等气体。海王星是一个狂风呼啸、乱云飞渡的世界,在大气中有许多湍急紊乱的气旋在翻滚。 海王星的自转周期为22小时左右,它的赤道面和轨道面的交角是28度48分,海王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很接近正圆形,轨道面和黄道面的夹角很小,只有1度8分,它以平均每秒5.43公里的速度公转,大约要164.8年才能绕太阳一周,从1846年发现到现在,它还没走完一个全程呢。 在海王星的四季中,冬季、夏季温差很小,不像地球这么显著。 由于海王星离太阳太远(约为4.5亿公里,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30倍),在它表面每单位面积受到的日光辐射只有地球上的1/900, 日光强度仅仅相当于一个不到一米远的百瓦灯泡所发光线的强度,因此它表面温度很低,通常在零下200摄氏度以下。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海王星有8颗卫星。太阳系专题――冥王星【最遥远的行星】 在九大行星中,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远,质量最小的行星,要算冥王星了。它在远离太阳59亿公里的太空中跚跚前行。在西方,人们用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地狱里的冥王普鲁托来称呼它,中文则译为冥王星。 冥王星的质量值为0.0024倍地球质量,体积为地球体积的0.009倍,赤道直径约为2400公里, 平均密度为1.5克/立方厘米,是太阳系中最小的一颗行星,还没有月球大。 冥王星距离太阳太远,接受太阳辐射极少,所以表面温度很低,估计表面平均温度低于零下200摄氏度。如此的低温使大部分物质已凝结为固态或液态, 只有氢、氦、氖还可能是气态。因此,冥王星如果有大气的话,也是极稀薄的,透明的。 冥王星的公转周期为248年。 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非常奇特,是一个扁长的椭圆形,偏心率达到0.25。冥王星离太阳最近时只有43亿公里,比海王星离太阳还近;离太阳最远时可达72亿公里。另外,八大行星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基本都在黄道面内,而冥王星的轨道则与黄道面有17度左右的交角,因而冥王星有时在八大行星的上面运行,有时又跑到了它们的下面。冥王星的自转周期比较长,约为6天零9个小时。根据冥王星卫星的资料,估算出冥王星的自转轴与公转轴交角大于60度,因而是侧向自转,与天王星相似。 目前发现冥王星只有一颗卫星,被命名为“查龙”。查龙的公转周期与冥王星的自转周期一样,都是6.39天,这样的卫星也叫做同步卫星,这是太阳系内唯一的一颗天然的同步卫星,因此在冥王星上看到它的卫星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大“月亮”。查龙的直径为850公里, 是冥王星的三分之一。对于个头不算大的冥王星来说,这颗卫星确实有点大得出奇了。太阳系专题---寻找第十颗行星 太阳系有几颗大行星?我们现已知道太阳系里有九颗大行星。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由里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最外面是冥王星。 对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认识,有悠久的历程。古时人们在天空中仅能看到火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五颗行星。我国古代称金星为太白,木星为岁星,水星为辰星,火星为荧星,土星为填星或镇星。 在国外,古罗马神话中各种神的名字成为星的名字,如称水星为商神麦邱立、火星为战神玛尔斯、木星为爱神朱庇特、金星为太阳神阿波罗的先驱和使者。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让太阳取代地球坐上了“宇宙中心”的宝座,人们才知道自己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从此,天文学上有了“太阳系”这个名称,太阳系的行星也不断被发现。 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发现了天王星; 1846年,英国的来当斯和法国的勒威耶,发现了海王星; 1930年,洛威尔天文台的青年天文工作者汤博,发现了冥王星。到此,太阳系发现了九颗大行星。 太阳系里的九颗大行星,如何一母所生的九个兄弟,它们不但排列得很规则,而且像赛跑运动员在一个场地上比赛,非常有秩序地沿着各自的跑道,一刻不停地朝同一个方向绕着太阳在转圈子。虽然它们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但从来不争抢跑道。 太阳系是否有第十颗大行星呢?这是不解之谜,不少科学家长期寻找着第十颗大行星。 科学家认为,现在的九大行星轨道之间是找不到第十大行星的,只有在水星轨道以内,或者到冥王星轨道以外才能找到,前者称为“水内行星”,后者称为“冥外行星”。 科学家从上个世纪就努力寻找水内行星。虽然有的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但经不少科学家的检验,没有找到水内行星的身边去实地观测,1976年美国专门发射了一艘宇宙飞船在那里整整寻找了一年,也没有找到可以证明存在水内行星的痕迹。由此看来,存在水内行星的可能性十分渺茫,甚至可以完全排除了。 科学家寻找冥外行星也做了许多工作。天文学家根据观测资料计算,认为冥外行星如果存在,可能在离太阳105公里以外的地方,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5-10倍。 12现在,科学家已用了超大型望远镜对准这颗未知行星可能出现的地方,拍摄了数以万计照片,正希望从这些照片中像砂里淘金似地找到它。此外,美国发射的“先驱者”十号和十一号宇宙探测器,在太阳系边缘附近作了大量观测,企图找到冥外行星。1987年7月9日,美国“先驱者号”宇宙探测器的主要研究人员称,太阳系可能存在第十颗大行星,但它的轨道很不寻常,几乎与其他行星的轨道成直角倾斜,行星的质量比地球大4倍,公转周期至少需要700年。 太阳系究竟有没有第十颗大行星?至今说法不一,仍然是一个没有肯定答案的谜,期待今后的长期观测回答。也许,这个谜将由你来揭开谜底。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