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承蜡染非遗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演讲,分享我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蜡染,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染色工艺,源于秦汉,成熟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大盛于民国。它在许多地方与丝、毛、麻等染色工艺相结合,成为一种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蜡染是以蜡为防染材料,在布上绘以各种图案纹样,然后放入染料中浸染,由于蜡具有隔水作用,使布不能着色,而没有绘上蜡的花纹部分,放入染液中后则会被染色。经过加热,使蜡质熔化,其有花纹部分便被染色,然后洗涤晾干,便成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印花布。
传承人罗洪斌老师将古老的非遗项目蜡染艺术带到了大学课堂。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更应当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在感受传统的同时也要勇于创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具有时代特征的设计作品。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二、从文化角度看非遗?
非遗的项目本身就有文化属性,通过不同文化形式表现非遗。
三、非遗如何彰显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是文化传承之脉、文艺创作之源、文创设计之魂。提高非遗传承发展水平,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类非遗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陈通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为重点,兼顾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选取确定了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四、少年非遗说浙江演讲稿?
2021年10月24日,第三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全省总决赛在浙江省非遗文献馆顺利举行。来自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瓯江山水诗之路的40位小选手在舞台上生动地演绎了二十四节气的新传说故事,至此,历时6个月的第三届“少年非遗说”完美收官。
第三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浙江省非遗文献馆、浙江《山海经》杂志社有限公司、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海宁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缙云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绍兴市上虞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如今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已经被选入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而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也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年的“少年非遗说”故事文本立足于二十四节气,以新传说的形式向新时代少年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非物质文化申遗的流程?
1.
申报者向所在行政区域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文化行政部门逐级上报
2.
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汇总、筛选,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后,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申报...
3.
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审核后将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评审委员会
4.
评审委员会评审后提出推荐项目,提交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六、非遗和传统文化的区别?
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七、山西文化非遗有哪些?
第一临汾市翼城县的浑身板。
第二长治市屯留区的屯留道情。
第三忻州市五台县的五台八大套。
第四太原市的剪纸。
第五长治市上党区的八义窑红绿彩瓷烧制技术。
第六长治市沁源县的秧歌戏。
八、非遗是传统文化吗?
非遗大部分是具有一定地域性的传统文化。
九、黄河文化都有哪些非遗项目?
山东省内有:曹州面人,曲阜楷木雕刻,泰山皮影戏,东昌葫芦雕刻,济南鼓子秧歌,德州木刻刀笔书画,滨州剪纸,淄博鲁派内画,广饶齐笔。
十、茶文化非遗有什么特征?
三国以前是茶文化的启蒙,晋代南北朝是茶文化的萌芽时期,唐代是茶文化的繁盛时期,宋代是茶文化的兴盛期,辽金元时期是茶文化的返璞期,明清是茶文化的普及期,现代是茶文化的发展期。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黑、白六大类两千个花色品种。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来历,也有不同的文化,只要你细细体会,多多查阅就能得到更多的中国古老茶文化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