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演讲的材料
发布时间:2022-01-08来源:演讲朗诵

这是一名学生的回答 读书心得 李婧 我一直向往一种生活,可以躲在自己的小窝里,听着Walkman,品着自己所爱的文字。尽管这种浪漫的小资情调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但不得不承认:能够选择自己所爱的确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类之所以从蛮夷走向文明,文字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而书就是文字的组合和再创造。这其中闪烁的智慧自不消说,单是这淡淡的书香就能涤荡人的心灵。古人读书必先焚香净手,足见对书的虔诚。而现代人读书则简单得多,有电子图书馆,还有相应的光盘,但心底的正统观念一直支配着自己:还是纸上的文字更有可信度,更有沧桑感。于是,这种美妙的感觉透过几近零距离的纸告诉我:读书应该是人的一种习惯。 无可否认,离开书我们活得就很不现实。简单的例子,教科书就是直接的材料。没有了书籍我们无法获得学习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就联想到孔子当年仅凭一张嘴就教育出72贤人,但一个时代能有几个孔子。我想每个人手边的书都不会太少,可究竟读什么样的书才是关键。其实自己也是在生活的点滴中形成一些算不得高明的见解,其中也有来自老师家长的建议。我觉得读书都是首先从兴趣出发的,而触发自己产生惊奇心理的往往是课堂中提到的新鲜事物、书本中的一知半解、或是自己生活中灵感的火花;接着通过各种手段,比如上网或是查找相关的书籍,获取自己所需的的信息,就像连锁反应一样触发下一个联想点。这种无形中知识的增长,就好比以这本书为圆心逐渐触及周边的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期理解更多的书。读书几乎没有什么捷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公认的好书。这非但不是浪费时间,相反我觉得有些东西可以作为一种常识为人们所接受,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余秋雨先生认为人与书也有缘分,有些书不必勉强,可以待自己接受时再读。但我认为人生苦短,能有多少书可以等自己参悟透彻,再去回味?所以,有些不懂的东西哪怕囫囵吞枣式咽下再说。装在脑子里的东西自然会在适当的时候显现出来。现在读书最好是多一点,博一些,能精更好,这样有利于形成自己的风格。 至于写和读应该是相配的过程,但我承认自己做的并不好,有些脱节。光读不写,不会锤炼出好的文字;光写不读,不会思想深刻而见解独到。写读书笔记确实可以升华自己的灵魂,但真正做到这一点恐怕不易。 书,是情的信物,理的法度。带着墨香的文字有晦涩也有优美,我们无疑是过滤器,滤掉的也并不都是难以消化的沙子。凡事总要辨证地看,比如网络文学并不能说全是垃圾,这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 读好书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好读书并不是每个梦寐以求的人都能做到的, 书籍是人类灵魂的彼岸,读书是摆脱蒙昧的金毯,大千世界全在一个“悟”字。借用佛家四句偈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不知是否恰当。 点评: 有人说,阅读能够改变人生。也有人说,一个人读什么书,就可以知其品位如何。更有人认为,一个人不读书,是愚蠢的人;一个民族不读书,是一群愚蠢的猪。 这是一篇读书报告会上的发言稿。阅后,我们起码会认同作者是一个有品位的书卷气很浓的书籍爱好者。因为,在她看来,“书,是情的信物,理的法度”“书籍是人类灵魂的彼岸,读书是摆脱蒙昧的金毯”,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是很难有这样的体悟的。作者在她的发言中,主要介绍了读什么书,怎样读书的问题。在她看来,应该先从兴趣入手,去读生活中,学习中触发好奇心理,容易产生思想火花的一些书籍,然后去查找相关的资料。如同连锁反应一样,再去触发下一个联想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厚实的贮备。而且,她还不大赞成余秋雨的“缘分说”,而是主张皱着眉头读深海,不牵就平庸。实际上就是主张走近经典,去读那些原创书。作者还赞同将读书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实,她也是这样做的,虽然她并不满意自己,那更能让人看到她的谦虚。最后,也许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她终于讲到了“悟”,因为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