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像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翻过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越过浩翰的沙漠,腾挪跌宕,绵延逶迤,跃向天边.长城,被中外人士誉为人类文明的纪念碑,列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长城沿线,都是未开发的荒漠地带,如在山地,需随山岭起伏筑墙,其困难是可以想见的.有人计算过,如把现存明代长城的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可以像腰带一样环绕地球一周有余.又据报道,宇航员从太空回顾地球上的人工构造物,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中国万里长城.
长城,这一不朽的伟大工程,永远值得我们骄傲.在万里长城的各个游览点上,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旅游者,其中还有不少来自五大洲的朋友们,以及归国观光的海外赤子.不到长城非好汉,人们吟哦着这名句,竞相攀登长城,一览这世界奇迹.
秦始皇修万里长城,人们都是这样说的.但我国的长城并非肇端于秦代.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齐,楚,韩,魏,燕,赵,秦等国为了相互争霸,都各自修筑长城以为防御.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巩固边防,于公元前221年,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军队,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除了将燕,赵,秦三国旧长城连接起来外,又扩充了许多部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形成万余里的洋洋大观.声名也就显赫起来.在历代筑城中,数秦代的工役最苦,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所以广泛流传,正是这个原因.无怪乎人们总是将长城与秦始皇联系在一起.
游览长城,面对台,楼,关等军事设施,不免使人想起古战场上的惨烈风云,同时也敬佩古人的高度智慧.远望长城,每隔半里,便有一个凸出墙外的台子,这种台子可分两种,一种叫墙台,台与城墙平,是士卒巡逻放哨的地方,另一种叫敌台,又称敌楼,高出城墙之上,分上下两层,下层可供守卫士卒住宿及储备粮草,武器,上层便于了望,射击,也能燃放烟火.由下层到上层去,有的有石梯,可拾级而上,有的只在顶部开一天窗,需由软梯攀缘而上,这样,情况紧急时,撤掉软梯,还能退居楼上固守.在离城墙不远的高地上,筑有烽火台,烽火台也称烟墩,烽燧,狼烟台.以方形居多,也有圆形的,如遇敌情,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同时鸣炮报警,千里防线,敌情传播极其迅速.据说古代还曾用狼粪来作燃料,因为狼粪的烟可以直上云霄,传得很远.在古典诗文中,烽火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
万里长城线上,遍布着许多关城隘口,这些都是长城线上的重要据点,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被人们称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山海关,北枕燕山,南临渤海.扼山海之间,关险隘要,为长城东部起点,号称天下第一关.关城的左右各有翼城,在军事上互为犄角,前有罗城,瓮城护卫,城楼位于高大的城台之上,是一座三间两层的歇山顶建筑,楼高10米,东,南,北三面共开有箭窗68个,北面万山重叠,更显示出天下雄关城楼的凛然气概.登楼可以东望大海,北看长城,成为旅游佳点.天下第一关匾额高悬在门楼的上层房檐之下,每字高达1.6米,字形端庄,浑厚有力,堪与此楼相匹.过去传说此匾为严嵩所写,根据可靠文献记载,此匾系明朝进士山海关人萧显所书.在山海关附近,还有不少与长城有关的名胜古迹,在城东10多里有孟姜女庙,相传当年孟姜女送寒衣,万里寻夫到的便是这个地方.
居庸关,是北京的天然屏障,这里,关城坚固,长城雄伟.关城在山沟里,它有南北两个口子,南边的口就是现在的南口,北口就八达岭口,从八达岭北望,只见丛山连绵,城堞逶迤,险要形势尽收眼底.《长安客话》描述说:居庸岩险闻于今古,两山夹峙,一水旁流,其隘如线,其侧如倾,艰折万状,车马难行._
万里长城西端的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号称天下雄关,原来城楼上有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与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匾额遥相呼应,可惜已在1928年被军阀所毁.此关分内,外两城.内城呈正方形,墙身为夯土筑成,非常坚固,西门有城楼一座,异常壮观,登楼西望,但见平沙大漠,一望无际,南眺祁连山,白雪皑皑,真是气象万千.外城面积较大,从东,南,北三面拱围内城.嘉峪关依山而筑,居高凭险,既是军事要塞,又是历史上东西交通的咽喉要地.
白虎关在甘肃省安西县北30公里,传说唐代名将薛仁贵西征时,曾镇守此关.娘子关在山西省平定县境内,是万里长城第九关,唐高祖李渊三女平阳公主,骁勇善战,曾率重兵驻守此关,因而得名.
新发现的河北省滦平县沙岭口长城,关口处,两山对峙,长城随着崇山峻岭蜿蜒起伏.这段长城15公里,这里敌楼密集,险要处相距约50米一座,平缓处相距200米一座,山峰高峻处建有烽火台.在沙岭口长城的最高峰,有一座望京楼,据当地老百姓说,秋高气爽之日,登上楼顶可以依稀望见北京.这关高城重的磅礴气势,可与八达岭媲美,因而人们称它为第二个八达岭,是又一处重要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