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上次,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学伟老师在铜陵上的一节示范课《螳螂捕蝉》,这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老师的朗读引导和范读极具魅力。教师把课文浓缩以后,出示其中四小节,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读完,张老师让学生猜猜,他对这两名学生读得满意吗?想不想跟老师读的比一比?学生兴趣高涨。紧接着教师引导:蝉在树上,会有怎样的心情,你会怎么读?(悠闲……)然而课件中前三段都有一个字,表现了蝉、螳螂、黄雀都有危险,请不要说出那个字(却),请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时学生们又跃跃欲试。老师又找了一名学生起来读,表扬他找对了那个字,并奖励他继续往下读。这时张老师又幽默地说:“他读得很好,但是跟我比,还差一点?”学生这时都要求老师读,老师就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赢得了学生们热烈的掌声。我想教师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悬念,一定会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二、创设情境,读中体验
在朗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能拉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能引导学生进行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并用自己情真意切的朗读去描绘它、表现它。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我利用课件播放了草原风光,让学生直接感知到草原的美丽。从草原上碧绿的草,洁白的羊群,迂回清澈的小河,明朗的天空这些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另外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草原的那种向往,赞美的感情,学生自然能读出感情。
三、范读引导,培养语感
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训练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范读,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尤其是一些重点段落、重点词句。如在教学《可爱的中国》一课中,“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生之欢乐,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一段慷慨、激昂的文字,我就范读了2遍,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掌握节奏、语气、停顿等以及获得情感共鸣。学生能感受到方志敏烈士对祖国未来的无限憧憬以及他坚定的信念,相信中国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然后让学生自己反复练读,从而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这种长期的熏陶和训练中,培养了语感。
四、读好语气,突出重音
低年级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一般有人物对话及人物心理叙述。然而正是这些对话和叙述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因此,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些对话、心理描写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比如在学习《酸的和甜的》这一课时,我就先让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狐狸说葡萄酸是因为它吃不着也不想让别人吃的自私心态。而小兔和小松鼠的轻信让他们根本就不想尝试了,小猴子的好动聪明机灵从“迫不及待”等词语中活灵活现地体现出来了。这样再去根据人物的特点去朗读演绎,对孩子来说就生动容易多了。
五、形式灵活,指导朗读
在指导朗读中,我经常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人读,集体读,男生读,女生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要求学生认真读,读出感情,品出韵味,读后及时评价,让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让其模仿读,从而提高朗读水平。执教《从现在开始》这一课时,我便采用表演读的形式,学生分角色来表演狮子大王,可爱的猴子,和猫头鹰袋鼠等角色,学生还会自己配上合适的动作,一个个兴趣盎然,朗读效果就很容易地达到了我追求的效果。
六、再造形象,想象朗读
根据他人的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再造想象。再造想象的基本特征是以他人的描述、说明、图示为想象发生发展的前提,依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再造出新的形象。再造想象是在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依据学生以往经验,借助形象思维创造出新形象。它是学生认知图式发生变化的起步。充满想象地朗读《山沟里的孩子》,仿佛会看到在大山深处的山梁上有一群莘莘学子正背着书包艰难的行走在山路上;朗读《雨在歌唱》,会出现小雨点在小溪里欢快的舞蹈。文思可以冲破时空,想象可以飞翔万里。只有根据文本开展最大化想象的朗读,才有可能用声象再现文本意象,还可通过听觉反馈不断调整声气,使朗读声象和文本意象更加和谐统一。比如,学生在朗读《雨在歌唱》时,从她们脸上的表情可以发现学生们已感受到了那种愉悦和兴奋,而且眼前会呈现出一幅“春雨图”。这是再造想象完成了朗读模式的结果,也是超常韵律唤醒了大脑左右半球的语言区、图像区和主管兴奋情绪的神经系统,是左右半球功能整合的结果。
现在的课堂上,多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不同感悟地朗读,但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而要想把课文读好,那是不可能的。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们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指导,可见,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每一篇文学作品都记录着作者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和精神气质。只有将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能敏锐地捕捉文中细腻的情趣,领会文章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进而全面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才是阅读活动的最高境界
总之,朗读能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学必须加强对朗读的有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