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乡愁》一课
发布时间:2022-01-17来源:演讲朗诵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著名诗歌《乡愁》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受到广大语文老师的青睐。大家揣摩之、吟诵之、陶醉之。对于《乡愁》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更是百般斟酌、务求完美。下面结合此课的教学谈谈我对现代诗歌课堂教学设计的一点意见。
一、现代诗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诗歌教学是学生审美情感提升的载体
古人说“诗言志,歌咏言”,意思也就是说诗歌是人们抒发情感的产物。诗歌发之于情,也止之于情,有情才有诗歌。因此人们要读懂诗歌,必然也必须倾注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情。从存在主义理论出发,诗歌教学特别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教学时如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都能从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出发,去有感而读、有感而思、有感而得,那是一件愉快的事。
2、诗歌教学是学生综合艺术提升的载体
诗歌本身就是可以吟诵,可以歌唱的。因此诗歌教学可以辅之以音乐。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在一边听音乐,一边驰骋想象,与诗人对话,学生的思维一定很活跃,感情一定很投入。诗歌教学又可以辅之以绘画。如唐代诗人、画家王维,人们就评价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上,或在课后,布置学生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诗歌的内容,那也是极其有意义、也有趣味的事情。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来看,这对激发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是大有好处的。
3、诗歌教学是学生学习结构提升的载体
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三维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诗歌教学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来进行。按照建构主义理论,老师在设计《乡愁》一课的教学时,必然要确定此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也必然要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我认为可供选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朗读教学法,二是情境教学法,三是比较教学法。各种教学法各有侧重。朗读教学,从品味语言入手,重在整体感知。情境教学,从激发想象入手,重在情感陶冶。比较教学,从分析异同入手,重在诗歌鉴赏。当然三种方法是可以有选择地结合使用的,这全在乎老师的匠心独运。
二、《乡愁》一课比较教学举例
1、自身比较:可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用“美,美在”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然后归纳:“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选择的意象美,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以及反复句“乡愁是……”这一句式体现了音乐美,“这头、那头、外头、里头”以及结构相似的小节富有节奏美,所有这些又都有整齐美。而量词“枚、张、方、湾”和“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又充满变化美。
2、同类比较:引导学生从情感、结构、语言、意象、意境、意蕴、写法等方面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然后归纳总结。
首先从诗的意象来看,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四个典型的意象来载情——“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不同的意象与关情对象一一呼应,思儿的母亲、思夫的新娘、已故的母亲、祖国的大陆,诗人正借此传达出渐次凝重的感情,并逐步揭示出呼唤华夏统一的深远意境。而席慕蓉《乡愁》的意象是“一支清远的笛”、“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诗人借哀怨悠长的笛声抒发了对故乡绵绵不断的情思,借“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喻自己永不老去的思乡情结。离别时间愈长,思乡的感情之树愈茂。两首诗都用了多个意象来寄托自己思乡的感情,把分离后的怅然迷惘和无尽的思念抒发得淋漓尽致。
其次、两首诗在形式上各有千秋。余光中的诗在形式上很整齐,具有建筑的美。全诗四节,各节结构相同、字数也相同,而且形式也都一样,这样从整体上看就显得句子齐整,结构紧凑和谐。开头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形式上定下了模式,以下三节的句式都与此相同,这样就形成了回环复沓的形式。在音节、节奏方面也有一个固定的格式,读起来确有音调和谐之美。席慕蓉的《乡愁》在形式上虽然没有余诗那般整齐匀称,但也另有一番情趣。开头一节仅两句,字数相同,形式整齐,内容连贯。第二节的第一句较长,第三句中间一句较长,整首诗显得参差不齐、错落有致,避免了呆板划一的句式。
再次,语言风格也各具特色。余诗语言朴素,生活气息浓,完全口语化,诗中多用叠字,读起来感到亲切,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愉悦感。全诗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侃侃叙说着思乡的故事,从小到老,时间愈久思乡愈切。席诗在语言上较为讲究,“清远的笛”、“模糊的怅惘”,用词典雅而富有诗意。就是常见的用语,也被诗人诗化了,那“没有年轮的树”、“有月亮的夜晚”,都是从日常用语中提炼出的妙语,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却不是的感觉”。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