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园谈话教学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2-01-27来源:演讲朗诵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为了使自己所组织的活动达到有效或高效,他们会想方设法采用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方式。

1 课前反思,积极备课

要做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要做好课前反思,即在备课的过程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怎样设计教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几种状况?教师怎样应对学生的表现?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案。

2 重视选材,关注兴趣

一个活动能否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选材。幼儿园教学首先要考虑学生对活动是否感兴趣,如果教师选择的教材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的并且是幼儿感兴趣的,那么幼儿学起来就比较轻松,学的过程中能领悟教师的教学意图,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接着考虑活动所蕴含的价值,即有助于幼儿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和发展能力,为促进幼儿的发展服务。另外,操作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简便有效,尽可能就地取材,一物多用,以一个活动解决一个问题来确定学习材料。最后活动的开展要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

3 关注教学中的提问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积极思考,但作为教师应该思考的是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是否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思考?就像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所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简单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但是仔细地进行琢磨、思考,就会发现有许多所谓的问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问题,幼儿无须思考就能够直接回答出来,简单的集体应答,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动。

因此,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备内容、备问题,更要备幼儿。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如:小班的提问应具体明确,小问题一个个地问,不可以提几个连续性的问题;大班则不能提出简单的问题,要提一些具有一点难度、概括性的、多样性的问题;中班则适中即可。当然,在同一年龄段中,不同层次的幼儿也应设计难易不同层次的问题。难度、灵活性较大的,要求幼儿重新组合所获得信息、所创造答案的问题,要问能力强的幼儿,他们经过思考回答,有助于启发全体幼儿思维;中等能力的幼儿,可提一些基础性、综合性的问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只要经过认真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帮助他们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4 教师要掌握好语言技巧

语言是师生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师生情感的重要纽带。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语言表达仅仅做到准确、清晰、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语言的“儿童化”,才可能吸引幼儿。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用儿童化语言上课,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易于幼儿接受。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用语。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应具备的便是用甜美的语调给幼儿上课。幼儿有一种本能心态,即期望得到教师的“爱抚”。如果教师用寡淡冷漠的语言给幼儿上课,幼儿会很敏感地觉察到,他们同样会以冷淡的态度回应教师,教学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慈母般温柔的表情、声调,就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内心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教师要焕发童心,进入角色,用亲切、自然的表情和语言让幼儿感受天真烂漫之情;语调上要注意舒缓有致,语气上要注意柔和;巧妙地处理好轻重、停顿、儿化、变调,做到抑扬顿挫,以求达到娓娓动听的效果;选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施展绘声绘色的描述技巧,来刺激幼儿,激发起他们对新事物的再造想象力。

其次,幼儿教师应该能掌握的语言技巧便是灵活,课堂中灵活地运用一些自然、亲切、看似家常絮语、亲朋叙旧的“插入语”,可以起到调节幼儿听课情绪,使他们注意力集中的作用。

5 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语言活动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故事、诗歌、讲述、谈话、语言游戏等。其中故事主要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科幻故事、笑话等;诗歌主要包括儿歌、古诗、谜语、绕口令等;散文教学主要包括以景抒情的散文、以事抒情的散文、以人抒情的散文等;谈话教学主要包括主题谈话、讨论、辩论、漫谈等;语言游戏主要包括语音游戏、词汇游戏、表达游戏、识字游戏等。在诸多的教学内容中,教师要因时、因地、因环境而宜,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希望能帮到楼主!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