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技巧应该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2-01-30来源:演讲朗诵

所谓说话就是为反应别人的思想,回答别人,而表现自己的意见,也就是「言为心声」,因此我们在研究说话的技巧之前,必须多接受别人的话语,也就是要先做个良好的「听话者」。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与感情,必须使用语言为媒介。与人谈话的目的,不外是为获取对方的意见或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应知「口利似剑」应小心才好,这里提供一些技巧,兹分析如下:
一、谈话的态度:在谈话时不应「抢」,更不就「强」,必须多听;发言时,必须态度和善,谦虚中肯,要给人有好的印象,如此听话者也很乐意接受你的劝说。可是有一些人,由於具有强烈的发表欲,无论在任何场合都是喋喋不休的,甚至硬要别人聆听他的话,这种人,大部份是属於歇斯底里的性格,所以其说话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发表欲望,其内容并不新颖丰富,只是为了使别人注意他而已。因此,这种人的谈话除非用强制的手段,召集别人,否则根本没有人愿意自找这份麻烦的。
二、说话的重要:说话时如果不加思索,想到就说,个人的弱点,完全暴露,「片言之误,可以启万口之讥。」一个人的人格,与出言吐语,有直接关系。出言「温文尔雅」谓之君子;出言「亢爽磊落」谓之豪杰;出言「藏头露尾」,谓之阴狠;出言「暴戾恣睢」谓之莽夫;出言「油腔滑调」,谓之小人;一言既出,人格判然,此其关系一。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与了解,大半有赖於说话,说话技巧好,一席话说得人家心悦诚服,芥蒂涣然冰释;说话技巧坏,措辞失当,引起误会,感情日恶。换句话说,同是一句话,有说话技巧的人,说得人家中听,心悦诚服,没有说话话技巧的人,说得人家动气,肝火上升,此其关系二。
三、会说话的条件;会话是极简单的事,你问我答。惟问话须清楚,答话勿须繁,其要领须具备三样条件:
1.温和婉转:对话第一要婉转,能婉转才有「磁力」作用,有「磁力」作用,才能使听者表示同情。所谓温和婉转,包括几个要点:声调要和悦柔顺,使听者悦耳;态度要和悦诚恳,使见者动容;措辞要圆润周到,使听者感动;三者缺一,绝不能算是婉转。
2.明达不紊:对话的语句,虽然不多,却也要说得条理清楚,理由明达。其秘诀在汰去闲言客套,句句精要,而又层次分明,先后有序,应该说的话,用最经济的说法,表达出来;不必说的话,一句都不说,这种措辞组织,都须有相当分寸,事前当然要有一番预备的,否则临时应付,必多遗漏,必多泛语,去明达二字已远了。
3.诚恳亲切:彼此对话,以亲切为第一,情其亲切,才有好感;有好感,才收好果;所谓亲切就是诚恳;全在乎精神集中,用柔和的眼光,正视著对方,态度诚恳,语气诚恳;最不好的现象,是对话时双手搭著天平架子,挺著胸脯,双目视於他处。至於头特别俯下,表示出一种可怜兮兮的神情,也足以使听者不快,甚或引起卑视之心。

谈及说话的技巧,吾人已知往往一句话说得不好会招致大祸,这是常常可以见到的事,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因此我们怎能在说话时不时时谨慎呢!韩非子曾写一篇说难,其中写到说话的困难必须知道对方的心理,有人喜功名,崇荣誉,而恶财利,倘你与他谈财利他必定疏远你,但你若和他谈功名,又会使他的荣誉心作崇,而谈不投机。还有些人标榜著荣誉,私下却爱慕著财利,若你不察到他的心理,却和其谈到慷慨乐捐的事,他内心裏一定在疏远著你了。
讲话还要看机会,机会没有到不可以说得太早,机会一到,该说就说,不说反而不好。
因此,说话太多,不如说少一些为妙,说话少的又不如说话好的。有道德修养的人深怕话说错了,所以三思而后言;有信义的人,恐怕滥说话不能兑现,也不敢多说或轻诺;有机智有才谋的的人,恐怕机密泄漏,也不敢多说话。会说话的人话虽然不多,但词句中肯而恰当,收效宏大。因此说话妙比说话少更胜一筹。
人与人相处,不可能始终默不作声,就是最沉默的人,在必要时,也不能不说几句话。说话是沟通彼此感情,传达心声的必须工具。你与熟人说话而使彼此情感意思沟通,不算本领,要能与生人讲话,谈得推心置腹,相见恨晚,才是你真正的本领。这样虽使说话的目的达最高境界,但说话尤不能伤人或失人和。俗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实在是做人说话之道。青年人初入世,说话宜少不宜多,宜小心不宜大意,要出口以前,先得想一想,替听你话的人想,他愿意听的话,才出之於口,他不愿意听的话,还是不说为上。所谓不愿意听的话,也有种种,老生常谈,他是不愿意听的;一说再说,耳熟能详,他是不愿意听的;与他的心境相反,他是不愿意听的;与他主张相反,他是不愿意听的;与他毫无关系,他是不愿意听的,与他利害冲突,他是不愿意听的;与他的程度不同,他是不愿意听的;有关他的创痕,他是不愿意听的;有关他的隐私,他是不愿意听的;而最不愿意听的,是尖锐锋利而又刻毒的话。
说话所引起的反应,可有几种,第一种是有隽永之味;第二种是有甜蜜之味;第三种是有辛辣之味;第四种是有爽脆之味;第五种是有新奇之味;第六种是有苦涩之味;第七种是有寒酸之味,而最坏的反应,是创痛之味!言谈之中,令人回味,对方自发生隽永的反应;热情洋溢,句句打入心坎,对方自发生甜蜜的反应;激昂慷慨,言人所不敢言,对方自发生辛辣的反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方自发生爽脆的的反应;「以反人为实」、「好为无端涯之言」对方自发生新奇的反应;陈义晦塞,言辞拙讷,对方自发生苦涩的反应;一味诉苦,到处乞怜,对方自发生寒酸的反应;好放冷箭,伤人为快,伤人越甚,越以为快,对方自发生创痛的反应;能得隽永反应者为上,能得甜蜜反应者为次,能得爽脆反应者又次,能得辛辣反应者更次,得到新奇的反应、苦涩的反应、寒酸的反应的话都是下等,而得到创痛反应的话,更是大反人情!

但是说尖刻话的人,未尝不自知其伤人,而以伤人为快,这是什麼道理?我以为完全是心理的病态,而心理之所以有此病态,也自有其根源,乃是后天环境所造成的。
第一、他有些小聪明,且颇以聪明自负,而一般人却不承认他是聪明,因此他有生不逢知己之感;第二、他富有自尊心,希望一般人尊重他,却偏偏没有这回事,因此他对於任何人发生仇视的心理;第三、仇视的心理,郁积很久,始终找不到消释的机会,他自己又不知从事自身的修养,於是这种仇视心理只有走发泄的路,然而谁是他发泄仇视的对象?因为刺激的方面太多,早已成为极复杂的观念,每个与他接触的人,都成为他发泄的对象。他认为人们都是可恶的,不问有无旧恨,有无新仇,都要伺隙而动,滥放冷箭,你如果已犯了这个病,你先得明白这种病的危险,不去医好,结果是众叛亲离,不要说在社会上,只有失败,不会成功,即在家庭,亲如父兄妻子,也不会水乳交融。不过父兄妻子,关系太密切,在无可原谅之中,仍肯予以曲谅,社会上的人,绝不作如此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总有一天,尖刻成为大众的箭靶子,所以说话尖刻,足以伤人情,伤人情的最后结果,是伤了你自己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